包装过度的艺术教育纯属跑偏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12-02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最近一段日子,杭州的音乐老师特别忙,因为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正在进行。据媒体报道,为了参加这次比赛,获得一个好名次,杭州的许多学校都拼了,甚至不惜花费1.5万元,就为买一首原创曲子。

    虽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,中小学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却如鸡肋一般存在。虽然很多学校在简介中都会或多或少提及艺术教育,但总的来说,中小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。此番杭州中小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令人欣慰,对艺术教育的大笔投入也值得肯定。只不过,花钱买曲子、请教授指导的目的,如果只是为了在艺术节当中取得好名次,这样来定位艺术教育的落脚点,显然有跑偏之嫌。

    当前的实际是,不少学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平台,而并非师生展示才艺、学习交流的平台。两者的区别在于,为了宣传自身素质教育成果,学校往往舍得花钱,并且这样的投资必须要得到回报,那就是让师生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。出于这样的认识,仅仅依靠本校师生的努力,胜算还不大,因而花钱购买原创曲目、请专家教授指导等现象随之出现。而从师生自我成长层面而言,艺术教育不应包含太多功利目的,否则会使得师生感受不到艺术教育的真正乐趣所在,从而阻碍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。

    显然,当中小学艺术节变成艺术老师与专家之间的比拼,意味着艺术教育已然沦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面子工程。一者,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名校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源更多,在艺术教育的各项比赛中也更容易出彩,这势必给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设置了障碍。二者,学校可以凭借众多奖状证书证明自身在艺术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,却依然掩盖不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不足。三者,靠外援的帮助来为自身披上艺术教育成果显著的外衣,不仅忽视了艺术教师和学生的感受,更折射出学校重应试而轻素质的弊端。

    艺术教育做过了头,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师生,都未必是好事。艺术教育是需要长期积累实践的,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绝非可以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推进。过度包装出来的艺术教育,既夸大了学生的艺术素养,也使得艺术老师的位置显得更大。同时,名不副实的艺术教育成果的堆砌,也让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变得更加困难。

    (作者王瑶,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)